九江“小鎮辦大事”發展密鑰
時間:2023-09-12 10:40:50
儒林灣上,滿載集裝箱的貨輪從港口駛出,一路通江達海;粵港澳大灣區腹地嶺南水鄉,交通“走廊”串起產業“連廊”;在九江魚花產業園內,每年超1500億尾魚苗游往全國各地;以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帶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在各社區,“1258”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模式城鄉活力被充分激發……9月8日,2023全國鎮域高質量發展大調研活動走進九江鎮,萃取和提煉這個連續8年挺進全國百強鎮“小鎮辦大事”的發展密鑰。
企業加速“兩化”轉型激發產業發展新動能
九江正加快構建“1+2+1”現代產業發展體系,推動家具產業轉型升級,瞄準新賽道招大引強,產業結構實現蝶變升級。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九江儒林灣夕陽音樂會。
當日上午,大調研課題組先后走進林氏家居、甜秘密寢具等企業進行調研走訪,詳細了解九江鎮的產業發展特色、轉型升級的亮點與痛點。在廣東甜秘密寢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甜秘密寢具)數字化生產車間內,只見工人們正按照操作臺電腦的提示,有條不紊地進行打簧、串網、打邊、打底、扣布、圍邊、包裝等工序。在不遠處的大屏幕上,各訂單完成進度不斷刷新。
“以前需要57個人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只需29個人就可以完成,效率和良品率均得到提升?!碧鹈孛軐嬀呦嚓P負責人介紹,公司已實現了人、機器、物料、產品全面聯網,通過智能化、數字化,還解決了人才短缺的痛點,更能實現不良產品自動淘汰,同時能實時監管出錯的環節,實現一體化生產。
如今,九江越來越多隱形冠軍、細分行業龍頭企業為全鎮家具企業開展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提供了優秀經驗,越來越多家具企業投身“兩化”轉型,產業數字化集群態勢良好。
當前,九江正加快構建“1+2+1”現代產業發展體系,推動家具產業轉型升級,瞄準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健康消費、智能制造、預制菜產業園等新賽道招大引強,產業結構實現蝶變升級。
在九江鎮黨委書記劉偉看來,九江家具產業有幾個鮮明的特點:制造能力強,佛山家具在全國家具版圖中占據重要的地位,而代表佛山家具的是“九龍樂”(九江、龍江、樂從)組團,九江在組團里制造能力非常突出;電商頭部企業多,經過多年發展,涌現了林氏家居、科智美、甜秘密、宜駿等一批電商企業中的佼佼者;軟體制造能力強,床墊產能約占全省30%,占全國15%,年產超1000萬張;細分龍頭企業集聚,涌現雅柏、迪奧比、澳舒健等一批龍頭企業。
家具產業已成為九江重要的支柱產業,無論是產值、稅收還是從業人員,都為九江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為助力企業加速“兩化”轉型,九江制定了《九江鎮加快推動傳統家具產業轉型升級工作方案》,確定了打造“一都兩區”(“中國軟體家具之都”“中國家具電商產業高質量發展集聚區”和“中國家具行業細分龍頭集聚區”)的產業發展目標,提出接下來將牢牢抓住“發展質量、空間布局、品牌打造、政策扶持、服務優化”五大行動任務,系統化、精準化提升家具產業。
如今,九江正走在快速發展的道路上。九江計劃在原有約266.67公頃(4000畝)征地的基礎上拓展規劃打造約533.33公頃(8000畝)的臨港國際產業社區,主要定位新材料、智能裝備、高品質預制菜、綠色時尚家具等;同步推進中興新城、沙頭工業園區等項目改造,為產業高質量發展騰出產業空間。
大調研課題組走進甜秘密數字化生產車間,了解企業生產情況。
劉偉表示,目前,臨港國際產業社區招商進度達80%左右,預計招商完達產可增加10億元~15億元稅收。
這些區域既代表了九江的過去,也承載著九江的未來;既是九江打破行政壁壘的先行兵,也是再創城市發展新高度的創業者。
加速城鄉融合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
城鄉融合發展的“九江樣板”,對于許多城市發展有著重要借鑒意義。
南海是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九江自告奮勇要做南海區城鄉融合發展先行區。怎么當好這個先行區?九江的答案不是城要吞掉鄉,鄉要變為城,而是讓城市更城市,讓鄉村更鄉村,把未來城市的發展、工業的發展跟鄉村振興、傳統文化、九江本身的味道融合起來,堅持“九江特色+鄉村味道+時代氣息”,打造大灣區范圍內城與鄉良性互動關系的樣板或者試驗區。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九江首先是產業先行:打造全國最具影響力的醫衛用產業集聚高地、全國性的“泛家居”產業集群基地、“中國淡水魚種業名鎮”和“粵港澳大灣區高品質水產養殖示范區”,集中區域打造最有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其次是環境先行:九江要成為南海區環境最干凈整潔、河涌水網最干凈美麗的地方,為南海城鄉生態融合做出示范和表率。這幾年關于人居環境的考核,九江成績居南海前列。
對九江來說,儒林灣是重塑空間格局、全面提升城鄉品質的戰略性平臺。當前,九江鎮以爭當“南海區城鄉融合發展先行區”為總牽引,錨定“高質量發展高地、城鄉融合發展先鋒、生態宜居典范、和諧幸福儒鄉”目標定位,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
劉偉表示,儒林灣就像一艘駛向珠江口、駛向黃金內灣、駛向世界的巨輪,這艘巨輪承載著九江人永不止步的決心,也承載著九江向海出發的氣概。
九江鎮外灘的傍晚,船只來來往往,一派繁華的景象。梁平攝
今年8月9日,儒林灣啟航一周年成果匯報暨重點投資機會清單發布會在九江鎮中興新城舉行,現場發布《九江鎮重點投資機會清單》,10個重點產業項目、6個文旅項目集中簽約落戶,電將軍先進儲能總部基地項目舉行奠基儀式,九江鎮產業載體聯盟成立。這彰顯了“九江戰龍”堅定目標、團結拼搏、勇奪勝利的精氣神,為南海建設現代化活力新南?!?114”工作體系、佛山爭當地級市高質量發展領頭羊貢獻“九江樣本”。
對于九江鎮在城鄉融合發展上的先行探索,課題組領銜專家、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關成華指出,一座城市的真實進步指數,不僅有GDP,還應包含那些不能簡單按GDP衡量的數據。比如志愿服務也會創造巨大的效益,要把這些非市場的部分轉化成可衡量的指標。只有綜合環境、社會、經濟等全面數據,才能評判一個地方真正的發展水平。
“我們不一定都要建大城市,而是要不斷完善城鄉人居環境,保留住鄉愁?!标P成華認為,九江鎮在城鄉融合發展中有自己的新定位,在弘揚新時代九江文化上找到了新路子,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保留了田園風光與文化特色,留住了城市的魂與根。城鄉融合發展的“九江樣板”,對于許多城市發展有著重要借鑒意義。
桑園圍精神文化孕育共治共建共享善治氛圍
桑園圍給九江留下了全民參與、樂善好施、共建共享的文化遺產。這種守望相助和勇于變革的追求與實踐,催生了一代又一代愛國愛鄉的鄉賢。
2019年,桑園圍成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也是廣東首個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水利工程。九江鎮是南海唯一全境都在桑園圍內的鎮街,有桑園圍段最長的22.6公里江岸線和最開闊的3.8公里水域。
桑園圍的發展史就是歷代九江人與洪、澇、潮等災害斗智斗勇的歷史。由此形成了共治、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建設管理模式和慈善文化氛圍。
史學家科大衛在《皇帝和祖宗:華南的國家與宗族》一書中提到:起初之時,許多河堤之筑造,并非一氣呵成,而是在情況需要下、或條件許可下,被不斷地重修或增建。這些水利工程規模甚小,不能說完全沒有作用,但很容易被沖決,每年初夏,西江水必定泛濫成災。
從歷史來看,九江在唐朝之前是一片海洋,唐、宋時期北方移民遷至廣東,因大量適宜居住的區域被前人占據,故基本選擇定居在咸水與淡水交界的海邊,由于上游西江時常發洪水,導致后來定居九江的居民面臨咸潮問題。史料記載,洪武九年(1376),九江人陳博民奔赴南京,向明太祖呈請筑堤,得到明太祖親自鼓勵。
桑園圍在民間集資、民間力量經年努力下合圍,桑園圍因圍墾灌溉而“生”,因合圍防洪而“盛”?!耙淮Q絲出,一船白銀歸”形象描述了當年九江蠶絲商貿的繁華。最多的時候,九江擁有蠶房760余座,時至今日仍有200余座蠶房保存完好,這是九江人記憶中的重要印記和在外游子心中的鄉愁載體。
時至今日,桑園圍既是有形的灌溉工程遺產,也是無形的精神家園,給九江留下了全民參與、樂善好施、共建共享的文化遺產。這種守望相助和勇于變革的追求與實踐,催生了一代又一代愛國愛鄉的鄉賢。
從南海區第九人民醫院五次重大升級改造中九江鄉賢支持家鄉建設的熱情可見一斑,他們持續接棒、不遺余力。20世紀80年代,由香港南海九江商會、旅港南海九江同鄉會以及潘新安先生牽頭,率先捐資改造簡陋舊蠶房醫舍,建成首座醫務大樓。隨后,潘溢佳紀念大樓相繼落成,拉開醫院汰劣布新之序幕;1995年,曾植桂堂慈善基金大樓落成;2011年,新建門診大樓剪彩;2014年,吳星可慈善基金住院大樓拔地而起;2020年,曾植桂堂慈善基金大樓拆舊建新竣工,黃韶英醫務大樓筑就,旅港南海九江同鄉會綜合大樓揭幕,關杰初伉儷捐資完善醫學影像科,吳星可慈善基金會捐資設立血液透析中心……九江鄉賢以拳拳之心反哺家鄉,熱烈深沉均是桑梓情懷。
大調研課題組一致為凝聚了民間的治水智慧和力量,展現了九江人團結堅韌的鄉土精神的桑園圍精神點贊。
九江為什么會形成鄉賢文化?劉偉認為,這與圍海造田的歷史相關,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形成命運共同體,不管是什么身份都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這樣的文化意識也滲透進醫療、教育、鄉村振興等方面的建設中。
凝聚基層治理合力打造“九江樣板”
社會管理不一定要驚天動地的大場面,家園共建、夕陽音樂節等小活動就能見分曉,這就是共建共治共享。
在九江鎮敦根社區,“兩委”干部、黨員、志愿者等帶頭打掃村道衛生、清掃積水。漸漸地,群眾從打掃自家庭院到加入街坊會,志愿服務社區,扮靚家園。經過數年的探索實踐,這條衛生黑點多、社區治理力量薄弱的“后進村”,逐步形成了“1258”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模式,成為基層治理“示范村”,成為佛山首個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鎮。如今,“1258”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模式在全鎮鋪開,各村(社區)在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和基層社會治理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同樣,在上西村,以鄉賢關杰初為代表的善治力量,拿出巨額“真金白銀”,真心實意回報家鄉,為鄉村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和強大暖流。不斷涌現的示范標桿和治理成果,為九江基層善治添上了生動注腳。
“儒林灣夕陽音樂會”同樣擁有深厚的社會基礎,這是一檔完全由社會力量和資金支撐的音樂節目:音樂會所在的源林西江濕地公園由關杰初、吳綺蘭伉儷捐建,包括廁所等完善公共配套為音樂會提供了硬件支撐;音樂會本身也得到了企業冠名支持,解決了資金來源問題;音樂會現場還有一大批志愿者自覺參與,承擔起維護交通秩序、安保等志愿服務工作,讓這場盛會得以安全有序進行。
正是各方力量的共同參與,讓這場公益性音樂盛會近乎零門檻,沒有門票、無需預約,市民飯后散步到西江大堤上,沐浴在江風中,就能輕松享受高品質的音樂體驗。
同時,九江希望通過實施“九江鄉村美學復興計劃”,讓藝術潮流與鄉村美學共融共生,將鄉村美學融入鄉村振興之中,融入社會治理之中,融入基層黨建之中,走進尋常百姓家之中,探索出一條文化藝術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之路,使“詩酒漁場煙火九江”成為人人向往的“詩和遠方”。
此外,九江還印發《九江鎮關于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規范經濟社一級隊伍建設的工作方案》,從“組織優化、選用分離、議事決策、培養儲備、監督管理”五方面著手,通過18項主要措施,全面建立健全黨建引領經濟社一級隊伍建設各項機制,全面規范經濟社一級隊伍建設,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末梢治理,以一往無前、一抓到底的勇氣,從根源上破解一系列基層治理難題,為南海推動基層治理現代化貢獻九江經驗。
“社會管理不一定要驚天動地的大場面,家園共建、夕陽音樂節等小活動就能見分曉,這就是共建共治共享?!贝笳{研課題組點贊九江的基層治理氛圍,一致認為九江已經樹立起了城鄉融合發展的“九江樣板”,對于許多城市發展有著重要借鑒意義。
南海九江:它的通達,讓你可以從眼前去往全世界;它的精彩,讓你覺得全世界不如眼前。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沈芝強 通訊員 劉穎君